人民健康是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富有感召力的奮斗目標和極具針對性的實現路徑,進一步激發了全體衛生健康人干事創業的激情。把“優先”二字寫在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旗幟上,這就要求從影響健康因素的廣泛性出發,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將健康作為制定實施各項公共政策的重要考量,突出健康優先發展制度體系建設,統籌調配全社會衛生健康資源,將維護人民健康的范疇從疾病防治拓展到影響健康的各個領域,實現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這是黨的根本宗旨在衛生健康領域的體現,也是主動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戰略選擇。十年來,黨領導衛生健康事業著力破解看病難、看病貴,持續深化醫改,堅持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用中國式辦法解決醫改這個世界性難題,人民的健康獲得感顯著提升。
進入新時代,健康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關心的重大民生福祉問題。健康需求的內涵不斷擴展、標準要求更高,衛生健康事業面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需要明確的是,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始終處于基礎性地位,與國家整體戰略緊密銜接,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一方面,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抓好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落實中醫藥特色發展的政策措施等工作;另一方面,要突出健康優先發展制度體系建設,堅持預防為主方針,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優化重大疾病防控策略措施,廣泛開展全民共建共享的健康行動,持續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
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強化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改革的支撐與保障等工作,離不開黨和政府持續高度的重視與投入,離不開全社會的廣泛參與。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全局性、整體性、協同性還有待加強,健康領域發展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協調性還有待增強,需要從國家戰略層面統籌解決關系健康的重大和長遠問題。
新時代新征程,更需要強化跨部門的協作,鼓勵和引導單位、社區、家庭、個人行動起來,對主要的健康問題及影響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形成政府積極主導、社會廣泛參與、個人自主自律的良好局面,讓健康“影響因子”滲透到財政、教育、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等各項政策的制定中。